1. 信创中国首页
  2. 信创中国观察

技术无国界遭打脸,国产操作系统如何破局?

有人说:技术是无国界的,打造完全国产的操作系统没有意义。可是现在动不动就利用软件技术进行制裁,行使霸权主义,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太受限制了,国产操作系统必须提上日程了。

那么如果单独开发一个类似Windows的操作系统是否可行?答案是:可行的,但是需要足够的费用和时间。如果想完全达到现在的Windows级别,那经费估计是天文数字了。

技术无国界遭打脸,国产操作系统如何破局?

简单的想一下,把微软从过去到现在的发给员工的工资加起来,估计几千亿美金至少了。(举个例子,微软在自己的搜索引擎bing上已经至少投入了100亿美金了,但是估计用过的人不多)

其实操作系统的难,不完全在于操作系统本身,因为即使有了操作系统:

那么所有硬件的驱动程序,全部都需要适配操作系统之上的所有应用软件,全部需要适配所有原来的网站、系统,全部需要适配新的操作系统的使用体验、使用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培养一句话,新操作系统需要所有的硬件厂商、软件厂商、第三方开发厂商都得参与进来,而且能优先考虑新操作系统的体验,否则也非常难于推广,因为体验不佳,用户太容易放弃了。

技术无国界遭打脸,国产操作系统如何破局?

从零创造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可能在当下是不太现实的。如果只是作为操作系统技术研究,那非常好,能控制投入,非常值得去做。

利用开源二次开发

其实软件的特性是可以被无限复制和再利用的,软件跟高楼大厦不一样,建了一栋高楼大厦,如果再建一栋一样的,需要同样多的水泥、钢筋、人力;但是软件只要复制一份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这个软件是开源的,那么可能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没太大障碍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复制和使用。所以说软件的纯国产跟制造业的纯粹国产差别很大。

基于开源软件的二次开发也可以是一种自主创新,而且也完全可以培养出一个生态系统。参考下安卓系统,利用了Linux的内核,但是安卓确实是谷歌一手把生态打造出来的。

如果没有安卓,那么相信现在国内的几个巨头,利用Linux内核自己做一个移动端操作系统也是完全可行的。只是缺少了前瞻性,或者说几百亿美金的研发投入对于国内公司来说,还是太大了,商业公司更注重眼前利润必然要丢失长期的利润。

技术无国界遭打脸,国产操作系统如何破局?

一个桌面级的操作系统代码规模在几千万行,如果加上配套软件,总规模应该超过一亿行,如果再加上一个完整的软件生态系统,那么总规模应该不少于十亿行同时要保证高质量,那么对组织和管理技术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其实要打破技术垄断,关键还是国内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能力,基础还是在发展教育上

本文来自莫比乌斯星球,本文观点不代表信创中国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