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当大量布置在城区的5G基站、边缘计算服务器、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将对现有的城市配电网提出更高的需求,而西部地区大量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也将增加当地电力消费时,一个新的“数字化感知”“网络化联接”“智能化平台应用”体系就必须被尽快打通,让“新基建”在能源行业顺利落地。当然了,瓦特和比特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要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重要的挑战在于,电力行业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已经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势完成了弯道超车,但到了时代的新节点上,当数字化、清洁化以及透明化被视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时,新的领跑者却还未诞生。
这种焕然一新不是简单的操作界面改变,或者人力效率提高,而是从电网到发电的所有环节里,像张延德描述的那样,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下沉到电力业务场景的每一个细节,让行业爆发出力量。这种细微体现在,一个拳头大小的煤炭都值得被密切关注。在冬季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华能伊敏电厂,气温长期处于-30度,最低-40度。在这种环境里,如果人工完成传输总长38千米的115条煤皮带的巡检工作,是非常吃力的 。但巡检工作的意义重大,一块拳头大小的煤炭燃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输煤管廊着火,损失最少50至100万元。
在这种深厚内功和强势爆发里,一个更高维度的未来电力数字世界正在徐徐展开。在覆盖最核心的场景,下沉最细微的环节之后,行业从上至下都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从点到面,从面到网,赋予了整座城市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天宇安防,本文观点不代表信创中国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