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业风云变幻,全球存储行业格局再度生变
10月20日,SK海力士宣布与英特尔达成协议,将支付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及相关存储业务。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有业内人士认为,存储行业一直处于少数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本次合并案有可能开启NAND 闪存产业的新一轮整合,将进一步加剧这一领域的巨头垄断局面。
可以肯定是,此次合并案的达成对存储产业格局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一生态和格局下,国产存储厂商如何应对,会有怎样的打法令人期待。
02
三大公司垄断下,国产存储芯片有望迎来新拐点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其三大主流产品DRAM,NAND Flash,NOR Flash更是如此,尤其是前两者,全球市场基本被韩国三星、海力士和美国美光科技占据,且近年来垄断程度逐步加剧。
据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高达1620亿美元,其中NOR Flash 全球市场规模约为26亿美元(占比为1.6%),NAND Flash全球市场规模约为610亿美元(占比37.65%),DRAM全球市场规模约为960亿美元(占比59.2%)。DRAM,NAND,NOR占据了所有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的98%以上,然而存储芯片高度垄断,主要参与者为韩国和欧美企业。
聚焦全球,NAND 市场占有率主要集中在三星、铠侠(东芝)、西部数据、美光、英特尔、SK海力士等厂商手上。其中三星占33.0%,铠侠(东芝)占18.8%,西部数据占13.8%,美光占12.9%,英特尔占10.9%,SK海力士占9.7%。
5G时代,巨量数据将产生巨大的数据存储需求,根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将扩展至163ZB (1ZB等于1万亿GB),相当于2018年的六倍。这也直接推动了以DRAM和NAND Flash为代表的存储芯片产业快速的发展。
反观国内,在目前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下,虽然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但以半导体行业而言,中国企业尚没有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不过,回顾过去的2019年,国产存储芯片成长显著,长江存储64层256 Gb 3D NAND量产,兆易创新受益于TWS业绩一路攀升,长鑫存储10纳米级8Gb DDR4宣布投产等等。
随着5G、物联网、智能设备等市场需求强劲,在市场需求推动和自身力量积蓄下,2020年国产存储芯片有望迎来新拐点。
03
“缺芯”问题一直存在,需要技术革命破局
存储技术和所存储的数据是所有企业的关键基础,而且影响着整个企业的业务部门。在当今的数据驱动型企业中,企业的数据需要可用、准确、可复用、受到保护且高效。否则,企业可能无法最高效地使用其最为宝贵的资产——数据。
众所周知,在谈到中国电子产业,很多人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缺芯少屏”,尤其是中兴遭到制裁的事件,我们发现,原来中国“缺芯”这一痛点一直存在的。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第二大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东芝存储技术执行官柳茂知在深圳举行的2019年度中国闪存市场峰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新来者来说,在最近两三年内迎头赶上并不容易。”
国内存储器业究竟难在哪里?可能有三个主要方面:1、未见有“新进者”,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全球存储器制造厂商未见有一家“新进者”,其间奇梦达倒闭,及美光兼并了尔必达,导致在DRAM领域全球仅存三家,以及NAND闪存仅存四个联合体。2、周期起伏,存储器业基本上的“规律”是盈利一年,亏损两年,而三星是个例外,它独霸天下,善于作逆向投资。3、投资大,拼的是产能与成本由于存储器产品的特殊性,它的设计相对简单,因此产品的线宽、产能、成品率与折旧,成为成本的最大项目。任何新进者,由于产能爬坡,折旧等因素几乎无法与三星等相匹敌,所以即便舍得投入巨资,恐怕也难以取胜,其中还有专利等问题。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等应用场景的出现,越来越需要用更快的速度处理更多的数据。不过,现有的存储系统乏力,因此,存储领域急需一场技术革命。
04
国产存储产业雄心勃勃,崛起已成必然
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消耗国,如果无法实现存储芯片的自主的话,那么则意味着关键命脉被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而且,存储芯片是数据的最重要的载体,关乎到各行各业的信息数据的安全。
所幸的是,随着国产存储厂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相继量产,国外厂商对于存储芯片的垄断格局开始被打破。
目前,存储芯片领域是国内目前重点发展的半导体行业,通过近年努力,目前国内制造半导体存储器芯片已形成三大重心,分别是福建晋华、合肥长鑫与长江存储,福建晋华与合肥长鑫主攻DRAM,位在武汉的长江存储主打3DNAND快闪存储器。其中,总投资高达240亿美元长江存储器基地项目的进展最受外界关注。
根据规划,2020年底长江存储的64层3D NAND闪存的产能有望提升至6万片晶圆/月的规模。2020年,长江存储会跳过96层堆栈直接杀向128层堆栈,力求进一步缩短与三星、东芝等公司的差距。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马克·李(Mark Li)就曾表示:“中国确实有推动其存储芯片行业发展的雄心,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长江存储。”
除了国产存储厂商,中国家电企业也跨界进入国产存储产业。今年年初,作为老牌家电企业,康佳举行发布会正式进军存储行业,随后上线了4款产品,分别有2个系列:K520、K500,每个系列有2款产品,全球疫情严重的当下,存储设备普遍价格增长,但是康佳依旧把价格压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康佳的布局为我们展示了更加宏大的愿景,大力发展存储半导体产业。在国家引导的大战略之下,很多企业紧紧跟随步伐,努力解决国内电子产业“缺芯少屏”的状况。
以目前现况来看,国产存储企业持续发力,产业崛起已成必然,但是中国发展存储器的策略能否成功,还是需要看未来的3~5年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强化IP的布局,国内厂商必须凭借内需市场、优秀的开发能力,以及具国际水平的产能,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END
「信创中国」作为信创产业领域专业的垂直媒体平台,始终坚持以”技术驱动、协同创新,自主可控发展“为核心,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及相关信息系统应用推广,推进中国信创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信创中国」将持续推出信创产业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事件的深度研究报告,供广大读者、企业家、投资人和创业者阅览,加强业内沟通交流、展示产业发展成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培养信创行业人才。
为加速推进中国信创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信创中国」携手「北大创新评论」将于2020年11月28日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召开“2020中国信创产业发展峰会”,会议主题是“不止不行 • 不破不立,自主创新 • 生态突围”。大会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王金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等重磅嘉宾做现场报告,共同见证和了解优秀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技术,共同关注中国信创生态的快速发展,欢迎参会!更多大会详情以及报名信息请点击下方图片获取!
原创文章,作者:信创中国官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cn.cn/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