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缘起及未来
说起信创,很多人谈到的是信息安全以及“卡脖子”,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会挑战原有的国际秩序,甚至可能会产生战争,原来的大国也会打压这个国家,为什么呢?
- 经济体量,2006年1月,中国的GDP只有1万亿美金,美国是14万亿,到2019年,中国已经接近美国70%了。这其实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它会怎么去做呢?
在过去发生了很多次修昔底德陷阱,在一战时是德国对英国的挑战,在1914年时,德国的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英国,但英国那时候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德国为了在这个上面争取一些利益,就发动了一战。
日本在1989年左右,达到了美国GDP的60%,在这期间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使日本币值大幅上升,这样会减少日本产品的竞争力。
日本那时候不仅产品竞争力强,而且在半导体行业也非常厉害,占到了当时出其市场80%的份额,这就发生了著名的事件,即美国的5个国会议员在国会山砸毁东芝收音机的事件,后来日本和美国谈了4次半导体的事情,后来美国发现自己在半导体行业竞争不过日本,当时有一家企业intel,它原来的主业就是内存,但后来聚焦于CPU了。
然后美国转而扶持韩国,韩国后来就成为了在存储器上和美国、日本并列的新兴国家。而
美国和中国贸易摩擦,后来就升级成贸易战,我认为这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挑战原有大国必然会发生的。
- 文化制度差异,更多来自于意识形态。过去美国和苏联进行冷战,现在我们取代了苏联,变成中美之间的主要矛盾,在美国人心里,其实过去和现在有两种不同观点。
过去,美国人认为一个富裕的中国比一个贫穷的中国,对美国更有利益,如果中国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对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但现在美国人认为,一个强大的中国,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
- 核心还是未来的数字经济蛋糕,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去年已经达到36%,未来几年会达到50%。过去在5G上其实是领先的,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们有3家,另外7家是美国的,在云计算领域,整体来说都是中美企业,后台依赖的全是IT基础设施,全是信创,需要这些芯片,以及操作系统软件等。
我觉得21世纪,或者22世纪,过去有达尔文进化论,人类的进化可能会加速,甚至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我觉得一是人工智能,二是基因编辑,这一定是未来最核心的技术,而后台需要大量的IT基础设施。
其实未来的数字经济一定占整个经济的90%以上,现在购物数据70%在手机上发生,未来新能源汽车也是这种发展方向,它用的各种芯片等是以前的十几倍。
国家发展以前叫安全可靠,现在叫信息技术创新,更多是分享未来的数字蛋糕,这是我对信创的理解。
信创发展的建言建议
结合我们公司20年的社会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自主创新有几类产品
第一种:完全自主创新的产品。比如永中软件,我们的产品是Java开发,其实做办公软件(Office)是没有借鉴的,都是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
第二种:部分采用国外的组建或代码。我们现在包括芯片其实是用的国外的架构。
第三种:采用开源产品。对完全自主创新的产品,建议国家有一些政策倾斜,比如优先上市等。
- 知识产权保护,对行业发展是最有帮助的地方
知识产权通常包含商标、专利著作权、集成电路图谱等,但我们国家制度上可能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对出版物出版,文化传媒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国家版权局)来管理,实际上我们申请的软件著作权,最终是归国家版权局管理的。后来国家进一步加强文化传媒领域的管理,又成立了国家电影局,实际上这些都归属于知识产权局管理范围。
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过去在盗版软件方面的问题,普通用户用windows最多,一搜会发现他们用的还是很专业、很职业的,11月26号最新的版本就出来了,这说明我们并没有对这种软件盗版进行合理管理。
如Office,我们竞争对手微软,最受欢迎的是Office2010和Office2016,下载次数加起来大概有5000万次,这说明有5000万次盗版软件的发生。
看我们的软件行业,2019年的,东软、东华,这些厂商既有软件又有应用开发,还有系统集成,他们2019年的收入只有80多亿,他在前几年可能才50多亿,然后用友是专业做ERP系统的,属于专业系统,一般来说没有人会盗版这个,因为他需要专业服务。
再看福西,实际上它是PDF的阅读器,它的收入是3.69亿。其实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外,国内其实很少,占比不到10%,我国两亿的白领都是在企业上班、工作,我们在企业的定价是1200元每套,这个市场大概是2400亿,但是从报表、微软的报表还有友商、经销商报表来看,看不到这个数字,因为大家习惯用盗版。因此号召大家要有一个软件的反盗版联盟,再就是国家有关部门要重视。
在信创行业里,我们要保持开放,包括竞争、合作,我觉得价格竞争非常不利于行业成长,有悖于公平竞争,它应该是接受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督。
有些企业已经获得一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同时他希望别的厂商没有市场份额,我可以免费替换你的产品,这就是垄断倾销。我认为垄断并不可怕,垄断的危害不在于服务下降,它的可怕在于它影响技术进步。
永中公司及产品
z
永中公司2000年成立,大概有800余人,70%是研发人员,在2004年,永中Office 中/英/日版全球同日发布,2006年,永中Office 2007发布,开始获得多个部委和央企采购使用,后来,永中软件独立承担的十一五核高基课题通过验收,永中十三五核高基重大专项申报成功,此外,还首批通过信创企业能力评价,入围BM三期目录入围AK三期目录。
永中公司主要产品线有这几款,从运行桌面上的office,还有手机上的office,浏览器上的office,包括我们还有一些办公软件服务,可以提供预览和OFD转换,包括我们疫情期间使用的云办公系统。
永中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源代码量超过800万行,已申报专利近40项。全平台应用自主可控,支持全部自主可控操作系统,支持全部自主可控CPU,支持自主可控整机系统。此外,近10000个自主可控的API接口,实现与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无缝集成,保障文档在产生、协同、分享过程中的生命周期安全。
永中移动Office支持PC、手机等多种设备,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IOS多平台,支持云+端模式,目前,永中移动Office与vivo、华为等品牌终端厂商有深入合作,如vivo全系列手机预装永中移动Office文档阅读器,我们还提供了SDK的形式。
永中在线编辑是一款运行于浏览器端的服务,无需本地安装Office,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对文档进行在线编辑,云端即时保存编辑的内容,不用担心文档数据的损坏和丢失。
这是在线预览,主要用在什么场景下?我们通常会收到邮件,邮件会有附件,需要下载下来去看这是什么内容,但我们和腾讯、163,还有三大运营商进行了赋能,他们在邮件系统里嵌入我们的在线预览,他不用下载这个附件,直接在线预览了,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用户体验,包括信息安全。
还有其他增值服务应用场景,像企业管理系统,集成到企业ERP、CRM、OA等管理系统中,可更加便捷的进行文档编辑,提升办公效率。还有电子邮箱,还和云盘类存储产品结合,实现文档在线打开,并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编辑。
我们发现用户是有很多PDF转换的需求,PDF转Word是最常用的功能,然后还有PDF的拆分,还有OCR的识别,这是用户最急需的功能。
永中办公云平台是一款面向政企单位的,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永中Office为基础,集合了文档存储、文档管理、在线预览、在线编辑、分享协作、组织架构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于一体,提供一站式、立体化办公服务的云平台。用户购买了云办公系统之后,OA集成、文章转换、预览服务等,都是免费的。
永中公司在企业客户里,包括腾讯、网易、阿里巴巴,还有很多金融企业,永中也参与了信创工程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信创中国_邹林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cn.cn/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