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基建概念逐渐浮出水面。“新基建”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被提出,接着在2020年上半年的国家层会议中也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5月份,“新基建”更是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发展。”
实际上,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具备相同的本质,都起着拉动经济增长,释放经济长期增长潜力,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作用。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基建面临着投资过剩的局面,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在不断削弱,而新基建则成为了新的突破口。
国家发改委认为: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短期来看,新基建是为了稳投资,对抗疫情时期的经济波动,以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从中长期看,新基建的投资可以作为载体,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使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国家发改委将“新基建”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部分,其具体划分如下图所示。
而新基建按照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以分为七大领域: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铁及轨道。
在新基建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有助于基础技术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
首先,云计算技术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服务,为大规模软硬件、数据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平台;物联网则可以采集海量真实数据,并根据反馈提供命令支持;区块链有助于打通城市数据孤岛,并提供智能合约支持;在海量数据的训练下,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深度学习等数据算法支持;5G能够保证数据的快速传输,满足更多城市服务的应用场景。
从新基建相关企业来看,我国目前新基建相关上市企业共有3157家,高新技术企业有32519家。就企业领域而言,工业互联网为最热门的领域,超过半数的新基建企业在此领域布局业务。其次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前三热门领域的企业数量占总体领域的92.93%。
——天严查、亿欧智库
现阶段我国新基建项目建设,地区分布呈现东部引领、中西协调的区域格局态势。东部地区新基建,主要着手于5G基站和网络、城市数据中心的建设,应用领域主要为新能源充电桩、城市冷链物流、城市智慧交通等。
中部地区新基建,则重点发力于大型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公共卫生、物资储备、城乡冷链物流等。西部地区新基建,还是更加关注交通、水利、能源等传统基建设施的改造升级。
在中央的号召下,各地政府也逐步公布了新基建项目表,共同推动新基建落地。例如,湖南省8月11日发布的2020年全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相关总投资高达563.78亿元。其中包含了42个工业互联网项目、25个人工智能项目、21个大数据项目、12个5G项目。
其中工业互联网项目,是湖南省数字新基建项目的主体部分,也充分体现了工业互联网在“新基建”中的关键作用。湖南省目前拥有各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215万台,本次还将尽可能帮助更多中小企业“上云”。
可见,推动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政府、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成为新基建的重点突破方向。
这也会为数字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本文观点不代表信创中国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