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创中国首页
  2. 信创中国观察

如何搬开阻碍信创系统软件推广的绊脚石

信创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发展现状、目前商业银行应用信创系统软件存在的突出问题、破解信创系统软件推广的解决之道

如果将IT系统比作一栋大楼,硬件系统是基础,系统软件就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及纵横交错、连接各个房间的管线。以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为核心三大系统软件,为IT系统构建提供了基础运行平台、数据存储与交换、通信服务及应用支撑等核心功能。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简称信创)是目前的一项国家战略,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本质安全也就是说,现在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对于这个命题,系统软件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远大于硬件平台。这是因为:一、系统软件结构复杂,不安全因素更容易隐藏(如各种后门)其中;二、系统软件离用户的业务、数据更近,不可控的后果更严重;三、开发难度大、运维复杂程度高、想要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产品没有十余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因此信创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国产化系统软件的成败。为了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展开:首先,分析一下信创系统软件的发展现状;其次以商业银行为主要对象,分析推广和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谈谈破解信创系统软件推广的解决之道。

  • 信创系统软件发展现状

信创系统软件主要分为四个大类,类型和主流厂商的情况如下:

系统软件类型 主流厂商情况
操作系统 麒麟、统信、欧拉 等
数据库 达梦、云和恩墨MogDB、人大金仓、南大通用、TiDB 等
中间件 东方通、宝兰德、普元、金蝶天燕、中创软件 等
数据备份、数据复制类 爱数、鼎甲、迪斯杰(DSG) 等

目前除操作系统麒麟占有操作系统市场主导地位之外,其他的几个领域均处于“战国时代”。特别是数据库行业,各种国产品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纷纷主打源代码自主可控、性能超越国外主流产品等等,营销攻势可谓轰轰烈烈。客户面对这些产品也是一头雾水、难分伯仲。

从行业角度,信创的产业推进可大致分为三个梯队:

  • 第一梯队:金融、党政
  • 第二梯队:电信、交通、电力、石油
  • 第三梯队:航天航空、教育、医疗

其中第一梯队的金融和党政,上马信创系统软件的要求最为紧迫。特别是商业银行,目前已经从办公类业务系统试点转向核心系统试点。整个信创系统软件行业既面临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机遇,也即将面临最严峻的高可用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海量数据压力的“大考”。下面我们就选取第一梯队的金融行业为主要分析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一下当前在商业银行推广和应用信创系统软件存在的突出问题。

  • 目前商业银行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信息科技可以说是现代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生产力,巨大人口基数导致的庞大业务量独步全球,在数十年的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国外的各类系统软件可谓被国内商业银行应用到了极致。由此带来的从国外系统软件向国产化系统软件的迁移问题将会非常复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 从办公类系统试点转向核心业务试点的巨大差异

金融信创试点第二阶段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把信创系统软件从办公类系统开始向核心系统逐步推进。办公楼系统的业务量日均从几千笔到几万笔不等,但与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的日均交易笔数可达千万、亿级水平,中间相差上万倍。在办公系统可以平稳运行的操作系统、中间件,特别是数据库系统,在业务量暴增的核心生产系统上是否可以撑得住?即使撑住了,可以撑多久?出现问题了RTO(恢复时间目标)是多少?截止目前,国产数据库系统厂商敢承诺RTO为0的产品凤毛麟角。实际环境下的运行情况可能会更差。

当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各大厂商的信创系统软件已经取得了功能和性能上长足进步。我们相信,经受住核心业务系统的考验只是时间问题,但运维服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 信创售后服务是“最短的一块板”

目前,整个信创系统软件行业正值高速发展阶段,拓展市场、完善产品功能是各家公司的第一要务。售后服务能力的建设优先级明显较低,厂商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均不足。但是,商业银行对系统的可用性、连续性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系统软件稳定与否、一旦出现故障后能否具备有效的容错、容灾机制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信创系统软件要立即推广应用的任务要求与不足的售后服务能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是摆在商业银行科技部门面前的一道巨大难题。这条路不走肯定是不行,但迈开每一步可能都是“坑”。

  • 信创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是重走一遍美欧20年前走过的路吗?

美国及欧洲的IT企业从90年代末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但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它们的售后维护服务体系已经在本土市场或其他国家市场持续发展了5-15年,非常成熟。国内信创系统软件产商也需要走边发展、边建设的老路?再经历5年10年慢慢养成?我想以目前国家信创推广的时间表要求,恐怕是等不及的。我们要走的路必须是超越式快速发展的道路,要利用后发优势,快速形成具有中国信创行业特色的售后服务体系及运维服务能力。

  • 信创系统软件推广难题的解决之道

解决好售后服务问题是信创系统软件推广的关键。依据国家信息服务标准ITSS运维服务通用要求(GB/T 28827.1-2012)的指导思想,售后运维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层面 内容
标准规范、理论研究 运维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服务方法论
运维能力规划 总体计划、人员、流程、资源、技术
运维服务技术 发现问题的方法(监控、巡检)、解决问题的方法(故障处置方案)
运维服务流程 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管理、服务级别管理、服务报告、安全管理、可用性管理、连续性管理、容量管理等
运维服务人员 管理岗、服务台工程师、一线运维岗、二线运维岗等
运维服务资源 运维工具(监控工具、流程管理工具、自动化工具等)、运维知识库、备件库、服务台设施
运维应急响应管理 应急响应准备、应急监控、应急处置、应急回顾与改进

可以看出,如果想构建一套完善的信创系统软件运维服务保障体系,需要做的工作是非常繁杂的,而且建设过程会受到目前市场上技术资料匮乏、人员短缺、经验不足等诸多外部因素影响。任何一个厂商想将自己的运维支持能力达到目前国外大厂的水平都非常困难,投入也是巨大的。可以说,目前商业银行如果单纯依靠产品厂商来做信创系统软件的运维保障工作是不太现实的。况且商业银行的运维环境比单个厂商面临的挑战更复杂,因为还有多种信创产品的交叉故障问题。

那么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

我建议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1、形成统一的运维服务标准:由金融主管单位牵头或协调组织国内知名信创产品厂商、集成商、运维服务商,研究统一的运维服务标准。一方面是对不同信创系统软件产品的报错代码标准、告警机制。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为后期统一运维打下基础;其次是规范信创系统软件运维服务的服务产品目录和服务级别,对服务的交付标准提出明确的要求,避免行业内低价恶性竞争。毕竟,没有实际的投入,运维服务支持工作是无法做到位的。

2、组建信创服务联盟:组建由各个信创系统软件厂商参加的信创服务平台,各个厂商安排二线、三线运维服务工程师入驻。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首先,用“一张网代替多张网”,避免每个厂商都从头建立运维服务网络,资源浪费力量也分散;其次,可以有效解决用户经常面对的跨厂商产品故障解决难的问题。对于金融客户而言,也可以获得最优质、最集中的服务支持力量。同时也非常有利于经验积累和改进提升。

3、鼓励服务创新:引入最新的AI技术、区块链、AR技术、多方安全计算等,让现有的运维服务支持能够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服务界面更加友好。利用后发优势,超越IOE的运维服务水平。中科金财(股票代码:002657)打造的“神农”信创系统软件运维服务就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AR眼睛技术可以无侵入式快速接入用户服务现场,多个专家零距离、集中会诊故障;通过AI智能故障判断技术,自动化匹配最佳故障容错容灾处置方案;通过区块链来管理、分享网上第三方专家提供的故障处置脚本、监控方案,并进行收益公平分配等等。

以上就是本人对信创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的一点分析和见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最后,我相信中国信创系统软件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会实现产品、服务双丰收。为中国IT行业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信创中国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cn.cn/2984.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