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观点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不仅是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同时已成为我国强化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基座。信创是一个“大事件倒逼+强政策推动”的产业。通过应用牵引与产业培育,目前国产信息技术软硬件基础设施产品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在部分应用场景中实现了“可用”,正在向“好用”迈进。我们认为,信创全面走向关基行业,在技术原理、产生生态、商业模式和区域推广四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1)关键基础设施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命脉,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因此在几大关基领域推进行业信创或将成为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以金融为例,近年来信创软硬件在功能完备性、性能均衡性、数据一致性、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从今年起,其他关基行业信创或将全面启动。
2)我们尝试对关基行业信创空间进行参考性测算。从存量逻辑来看,基于对八大关基行业PC整机和服务器市场空间测算,估计关基行业合计的信创市场规模偏保守的参考值约为10126亿元。从增量逻辑看,各行业的信创支出将会遵循利旧原则在每年的行业IT总支出中逐步提高占比,以持续的增量替换填补存量市场,据此测算未来五年行业信创市场空间的偏保守参考范围约为3418~8701亿元。
01
科技自立自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自主可控被高度重视






02
信创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基座,为科技强国保驾护航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简言之是指硬件和软件的一系列信息化创新技术。信创二字来源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信创产品主要包括:IT基础设施产品、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不仅是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同时也成为我国强化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信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应用拉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全周期生态体系、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问题,为中国未来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近几年信创产业发展来看,通过应用牵引与产业培育,国产软硬件产品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在部分应用场景中实现了“可用”,正在向“好用”迈进。
信创是一个“大事件倒逼+强政策推动”的产业。核高基重大专项开启了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独立自主研发创新的新篇章,此后政产学研用各方始终在努力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基础设施的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和市场化应用。2008年微软“黑屏”事件、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和2018年中兴华为被制裁等一系列事件的相继发生,印证了我国在信息技术软硬件基础设施领域进行自主创新的前瞻性和重要性。今年以来,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美国针对我国信息产业的《芯片法案》和《出口管制新规》进一步加码,坚定了推进自主可控的决心,信创产业后续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期。















03
信创开始全面走向行业,或将迎来新发展机遇期。
3.1 在线政务要翻一倍,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
2022年1月6日,发改委公开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到2025年国家电子政务网要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安全可靠应用,建立安可应用推进长效机制,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全流程安全可靠。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明确指出到2025年在线政务要翻一倍,行政办公及电子政务要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
3.2 行业信创开启或迎来新机遇期
《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基本要求》首次正式给出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以下简称“关基行业”)的定义:即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信息设施。”因此,在几大关基领域推进行业信创或将成为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在几大关基行业信创空间参考测算中,单价和配比的假设说明如下——
PC单价:我们选取办公常用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WPS办公软件,根据其在京东商城的报价,假设PC整机(包含操作系统、以WPS为代表的办公软件等所有软硬件)单价约6000元,该假设适用于下述几大关基行业PC测算中。
服务器单价:根据“ZOL中关村在线”上服务器的报价,其单价在3万到25万间不等,服务器操作系统。我们保守估计,假设每台服务器(包含了操作系统、中间件等软硬件)为10万元,该假设适用于下述几大关基行业的服务器测算中。
PC电脑与从业人员配比关系:
1)金融行业,根据IDC早期发布的相关报告“预计2019年金融行业市场PC出货量达到208.1万台”,以及国家统计局披露的金融从业人员数量(由于国家统计局每五年统计一次,已知2018年为1818万人,2013年为514万人,因此平均每年金融从业人员增长250万人),可以算出金融行业每年的新增从业人员数量与PC出货量的比例为250:208≈1:0.8。由此可以衍生得出金融行业的PC电脑需求量与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0.8。
2)医疗行业,IDC早期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商用电脑医疗卫生市场年出货量达到 220万台,同比增长1.9%”。假设医疗行业每年PC出货量几乎不变,考虑到各行业普遍通行的PC替换周期约五年,相当于医疗行业的PC电脑存量约为1100万台。考虑到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可以算出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与PC电脑存量的比例为1398.3:100≈1:0.8。由此可得医疗行业PC电脑存量与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约为0.8。
通过对上述两个典型关基行业的测算,我们假设各行业PC电脑与从业人员的比例均为0.8。
服务器与PC电脑配比关系:
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2021-2022服务器集采招标公告(详见表8)可知,中国移动每年集采服务器约30万台,考虑到服务器的替换周期为五年,即五年间服务器出货量约150万台。通过上述假设PC电脑与从业人员比例假设,根据公司公告已知中国移动总人数约45万人,可知中国移动的PC电脑数量约36万台。考虑到三大运营商的业务特点和规模大体相当,中国移动的情况代表了行业水平,由此可得电信行业PC电脑需求量与该行业所需服务器的数量比例约为1:5。
据全球科技市场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PC出货量为3650万台;据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服务器出货量为391万台,由此求得每年PC出货量与服务器出货量的数量比例约10:1,我们认为该比例适用于大多行业,因此绝大部分行业的PC电脑与服务器比例为10:1。
我们分析认为,电信行业服务器与PC电脑的数量比例远超绝大部分行业平均水平,是因为运营商作为IT基础设施提供商,对于数据算力、稳定性等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加上运营商本身还拥有大量的数据中心机房,所以其服务器的数量相比其他行业高得多。
金融行业对于服务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高安全、高稳定和低延迟。由于金融领域涉及资金和大量隐私数据,在交易高峰期大量数据流动,用户需要即时看到行情并做出买卖指令,因此系统需要具备毫秒甚至是微秒级别的响应,其服务器与PC电脑的数量比例肯定高于绝大部分行业,但低于电信行业。由此我们假设金融行业所需服务器和所需PC电脑的数量比例介于其他行业和运营商行业之间,约为1:2。
3.2.1. 行业信创之金融篇
金融行业是信创行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作为重点关基行业之一,其自主性和安全性事关国计民生,是信创建设最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金融信创是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近两年,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在功能完备性、性能均衡性、数据一致性、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产业趋于成熟。金融信创的顶层设计叠加金融产业数字化的趋势,极大地繁荣了金融信创市场。金融信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必备前提、创新金融科技的必然之路、促进产业发展的必尽之责。
自2019年以来,金融行业信创发展进程加快,相关头部机构和证券行业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启动信创入围测试工作。根据《核心技术崛起:中国金融信创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0年以来,金融信创试点完成两期,试点范围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另外,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成立,标志着金融信创正式展开适配验证和生态建设。随着相关试点和案例规模化落地,金融信创在2021年迎来元年,金融机构逐年增加金融科技投入,加快国产基础软硬件、应用系统等转型升级。
目前,金融信创按照“先试点、后全面”的技术推广路线,已经完成了两期试点,试点范围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中国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安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信创招标陆续落地。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银行、保险与证券机构的累计技术资金投入达到2691.9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5754.5亿元。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和中枢,信息化投入规模稳居第一。2020年,银行、保险与证券业的技术投入分别为2078/351/263亿元。
未来金融机构的技术投入与创新实践将集中于三大方向:1)基础技术建设与升级;2)业务需求导向的数字化实践;3)基于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实践:
金融业主要可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根据各细分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假设PC整机与从业人员的数量比例为0.8,我们估算金融业PC整机(含软硬件)需求量约454万台,市场空间约272亿元;假设PC对应服务器的配比为2:1,服务器(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227万台,市场空间约2270亿元。
3.2.2. 行业信创之运营商篇
电信行业作为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是我国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技术最高的行业之一,电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即信创)的推广应用,成为推进电信行业更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三大运营商纷纷加码国产CPU服务器集采。2020年,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率先拉开行业信创大幕,启动200亿集采大单,采购国产服务器92353台,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运营商集采国产化占比不断提升、内部信创信息系统建设脚步加快、营业厅终端信创架构陆续投产。
三大电信营运商采购的IT基础设施产品招标项目数均占其各自总招标数六成以上,其中中国联通的比重接近八成。同时,三者的信息安全产品招标数占比均不低于应用软件。
我国通信领域由三大巨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垄断。假设PC与从业人员的数量比例为0.8,我们估算电信行业PC整机(含软硬件)需求量约77.42万台,市场空间约46.45亿元;根据前述假设电信行业PC对应服务器的配比为1:5,服务器(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387万台,市场空间共约3871亿元。
3.2.3. 行业信创之电力篇
双碳目标是挑战亦是机遇,电力产业系统性变革有望带动电力信息化大规模投入和智能化蝶变。电力信息化是借助信息及通信技术对传统电力系统的功能进行补充优化和升级赋能。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调度运行、保护控制等难题增大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信息化需求。在发电环节,需要通过负荷跟踪、平滑输出等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实现电网一次调频,如发电侧分布式软件,在储能方面做信息化调度。在电网侧,需要提供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在用户侧,需要实现用户电费管理与需求侧响应,实现电能质量改善、应急备用和无功补偿等附加价值。
电力行业在国家基础行业中,率先应用自主可控安全操作系统,部分电力企业率先完成自主可控操作系统,在电力监控系统中全覆盖。电力行业需要通过硬件、软件的国产化,逐步强化和提升电力业务创新能力。要加快对我国电力关键信息基础施网络的国产化建设,开展电力数据安全检查,推进标准建设,打牢数字时代电力行业数据安全的基础,为电力数字化转型构筑稳固基石。

电力产业中软件国产化高地:
-
AutoCAD目前是电力设计领域最重要的工程软件
-
Cplex和Gurobi是两款国外商业数学求解器,在数学优化求解领域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目前电网中的机组组合优化,调度优化,综合能源运行,现货市场出清的核心算法基本都采用以上求解器驱动;
-
海外知名企业包括ABAQUS、ANSYS、MSC,在电力设备设计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电力芯片的设计工具EDA软件基本由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国公司垄断;
-
DSP、FPGA、ARM等嵌入式系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在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MATLAB对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仿真。
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主体主要有“两网五大四小”。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承担着全国的电网运营,其中国家电网负责27个省市,南方电网负责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贵州五省的电网运营。在发电市场中,以“五大四小”为代表的电力央企始终占据核心位置。假设PC与从业人员的数量比例为0.8,我们测算出电力行业PC整机(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211万台,市场空间约127亿元;假设PC对应服务器的配比为10:1,服务器的需求量约21.13万台,服务器的市场空间约211.34亿元。
3.2.4.行业信创之石油篇
油气田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油气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运营的继续、深化和变革,是在油价剧烈波动、能源消费结构深刻变革等趋势环境下油气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乃至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将广泛采用数字化新技术,重点实现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逐步实现企业资产运行与管理智能化,最终助推企业运营数字化转型。
2021年3月,南大通用以360万元价格中标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通用关系型数据库采购项目,开启国产数据库在石油石化行业全面信息化建设先河。2021年8月,人大金仓助力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的186个新能源场站新集控系统上线。
龙源电力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2009年在香港上市,是中国最早开发风电的专业化公司。前期使用国外数据库软件的龙源电力开启了其下属27个省区共186个新能源场站20多套关键系统的国产化工作。此次项目,金仓KES产品成功替代了Oracle数据库并完美运行,金仓数据库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高性能得到进一步证明,为国产数据库在电力行业生产系统的使用做出了良好示范。
“三桶油”在我国石油行业居于垄断地位。根据石油行业市场主体的从业人员数量,假设从业人员对应PC整机的配比为1:0.8,我们测算石油行业PC整机(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148万台,市场空间约88.8亿元;服务器的需量约14.8万台,假设PC对应服务器的配比为10:1,服务器总的市场空间约148亿元。

3.2.5.行业信创之交通篇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给城市带来了拥堵、污染、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用,将有效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分散转向集约、从孤立 封闭转向共享开放、从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向政企合作推进的重要 转型期,即将迈入全面联网、业务协同、智能应用的新阶段。2021年8月,交通运输部、科技部印发《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要得到全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中国系统目前已经为交通行业打造了一套“信创数字大脑”体系,专门针对现代数字交通的建设多维赋能。
根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20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从业人员为116.3万人(包括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我们测算交通运输行业PC整机(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93万台,市场空间约56亿元;服务器的需求量约9.3万台,服务器总的市场空间约93亿元。
3.2.6.行业信创之航空航天篇
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自主可控的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2022年8月23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考量为由,再将七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这些实体主要涉及航空航天领域。根据美国工业与安全局(Bureauof Industryand Security,BIS)发布的声明,以下实体因为“不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行动”,而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名单如下: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ASC) 9th Academy 771 Research Institute(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所771所)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ASC) 9th Academy 772 Research Institute(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所772所)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502 Research Institute(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研究所)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513 Research Institute(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3研究所)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43 Research Institute(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3研究所)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58 Research Institute(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8研究所)
Zhuhai Orbita Control Systems(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两大航天集团分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假设从业人员对应PC整机的配比为1:0.8,我们测算航空航天行业PC整机(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26万台,市场空间约15.6亿元;服务器的需求量约2.6万台,假设PC对应服务器的配比为10:1,服务器的市场空间约26亿元。
3.2.7. 行业信创之教育篇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推广可信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有序推动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和办公终端的国产化改造,推进国产正版软件使用。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此前的“信息技术”调整为“信息科技”,其中25次提及“自主可控”,5次提到“原始创新”,4次提到“原创精神”。强调“信息科技课程”对“促进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发挥“教育+科技”优势,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建设向教学质量提升演进。教育信息化1.0时代以教学环境变革为主,侧重于教学硬件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搭建和连通,教育信息化2.0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自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出台后正式开启。
在教育信息化2.0热潮下,信创产业为教育装备市场的创新突破开启了新局面。从各地区招标数据来看,教育信创产品招标数量逐年增多,成交金额呈现出上涨态势。根据零壹智库《中国教育信创建设偏好报告2021》,自2019年正式提出发展信创产业以来,全国各地教育类信创招标项目成交金额大幅增长,2019年突破一千万元,2021年突破五千万元。

根据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假设PC整机与从业人员数量的比例为0.8,我们测算教育行业PC整机(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1470万台,市场空间约882亿元;假设PC与服务器的比例为10:1,则服务器的需求量约147万台,服务器的市场空间约1470亿元。

3.2.8. 行业信创之医疗篇
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活跃着为数众多、规模不等的系统供应商。按竞争力划分,国内医疗信息系统供应商可分为“三大阵营”。第一梯队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代表企业有微软、思科、IBM等,这类公司因为拥有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成熟的市场营销体系以及雄厚的财力,所以他们的目标客户是国内大型三甲医院;第二梯队是卫宁、东软、东华、华为、方正等国内上市公司或大型公司,这类公司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本土优势,价格优势,与第一层级公司有一定竞争关系;第三梯队是创业公司,由于其技术上不占优势,所以这类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价格低廉。
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提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医疗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社会健康服务水平,已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刚性需求。医疗信创工作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及基础软硬件产品信创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21年初,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集卫生健康信创产业技术与应用优秀案例的通知》,走在了医疗信创前列。
从医疗信创成交产品及其品牌来看,目前医疗行业的国产化替代主要集中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机、防火墙等数据安全类产品。其中数据库主要选择品牌为金蝶和超聚变,如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在更换HIS系统时选择了金蝶HIS数据库;服务器和交换机类产品各医院偏好的品牌主要是华为、新华三和浪潮;在显示设备中,四川长虹成为医院的首选品牌。除此之外,天融信防火墙、深信服桌面云、东软汉枫系统数据采集设备、深圳迈瑞呼吸机也在医院的招标采购之列。近两年来,医疗行业的信创项目成交金额大幅增长,根据零壹智库《中国医疗信创建设偏好报告2021》,2020年以来信创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展,医疗领域成交金额从2019年的401.34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58亿元,实现了医疗领域国产化替代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国内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型医疗机构基本已经建设完成了成熟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且不断扩展应用,中小型及基层医疗机构也在积极部署HIS系统。以医院管理与保障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为例,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关于1017家医院对医院管理与保障信息系统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有921家医院全部应用了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在所有应用中占比最高,为90.56%。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8.7万人。假设PC电脑与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数量的比例是0.8,我们测算PC整机(含软硬件)的需求量约343万台,市场空间约205.78亿元;服务器的需求量约34.3万台,假设PC对应服务器的配比为10:1,服务器的市场空间共约343亿元。




04
背景






























































05
风险提示
END

原创文章,作者:信创中国官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cn.cn/4155.html